全球科技業正進入國際併購的大浪潮。這是一場前有虎、後有狼的戰局,夾在中途的台灣半導體業,該如何避免被鯨吞蠶食、突破美中夾擊的困局?

和全球同業相比,台灣科技產業一直少見大型的國際併購案,就連在全球居於關鍵供應地位的半導體產業也是如此,但2015年底,局勢似乎驟變。2015年12月11日、12月14日,短短兩個交易日裡,台灣最高大樓台北101國際金融中心3樓的台灣證券交易所新聞中心就有四件破紀錄的大型併購案在此宣佈。

12月11日,中國企業第一次在台灣如此密集的宣佈入股案。台灣第二大晶片封裝測試公司矽品、第四大晶片封測公司南茂,雙雙宣佈將以私募方式,引進中國紫光集團資金──紫光將投資矽品568億元新台幣,投資南茂119.7億元新台幣。如果獲得台灣投審會批准,紫光將分別取得兩家公司約25%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三天後,全球DRAM(隨機動態存取記憶體)大廠、美國美光公司宣佈,要以約1300億元新台幣收購旗下轉投資、為美光代工生產DRAM的台灣華亞科67%股權,讓華亞科成為美光旗下百分之百子公司;緊接著,台灣封裝測試產業龍頭日月光宣佈,為反制紫光集團入股矽品,向矽品提出百分之百併購邀約,估計總收購金額也達1313億元新台幣。兩項併購案如果成局,交易金額也將分別刷新全球DRAM、封測產業的歷史紀錄。

讓台灣半導體交易一下熱鬧起來的要角,不是傳統半導體強權的美國、歐洲、韓國廠商,而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國企紫光集團。「各種可能性,都與紫光脫不了關係,」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分析,除了南茂、矽品入股案、日月光為反制紫光而提議全資收購矽品,這三大投資案明顯與紫光有關,美光集團選在此時擴大對華亞科持股,也與中國大力扶植半導體政策,牽動大廠之間的競合態勢有關。

美光是全球三大DRAM業者之一,紫光曾對其提出收購邀約,但未通過美國政府審核而破局,華亞科則有助兩家業者提升對DRAM產能的掌控。吳雅婷分析,中國政府將DRAM設為半導體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如果美光與華亞科漸行漸遠,而台灣政府願意放寬中資對台半導體企業的投資,將可能讓中資企業趁機而入。因此儘管美光對華亞科已有部份控制力,對美光而言,其餘不確定因素仍相當大,不如擴大持股,盡早全盤掌控情勢,以免華亞科未來倒向紫光或其他中資企業。


和翰優質 IC代理商 ,知名品牌ComchipMCC代理商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6836/1441066-%E8%99%8E%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han104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