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半導體將步鋼鐵、鋁、綠色能源的後塵,成為下一個產能過剩的產業?

 

Thomson Reuters 報導,美國商務部長 Penny Pritzker(見圖)2 日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發表演說時指出,中國政府對當地半導體產業的大手筆投資恐將扭曲全球晶片市場,進而導致產能過剩並阻礙創新。她提到,中國政府的投資規模相當於去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一半,如此扭曲市場機制的作法跟鋼鐵、鋁、綠色能源產業的情形相當類似。

Pritzker 指出,這類政府主導的干預過去就曾出現過,最終導致產品售價遭壓低、進而使得美國以及其他地區就業機會流失,對全球產業造成重大傷害。她說,美國有必要採取行動以避免半導體產業面臨類似的情形。

IDG News 2 日報導,中國政府於 2014 年宣布將斥資 1,500 億美元協助中國製晶片在當地的市占率自 9% 升至 2025 年的 70%。

Pritzker 2 日指出,市場准入 (Market Access) 與科技轉移、合資企業或在地生產之間不該存有對價關係。

華爾街日報 10 月報導,半導體產業協會 (SIA) 指出,晶片依舊是美國第三大出口項目,僅次於汽車、飛機。2001 年美國電腦、電子企業從業人員合計達 187 萬,2016 年 8 月降至 103 萬。以美光 (Micron) 為例,2013 年美國地區員工僅剩 11,300 人、低於 2000 年的 14,000 人,同一時間美國以外地區員工人數自 4,800 人跳升至 19,600 人。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2016 年 9 月半導體暨電子元件製造業就業人數月減 1,700 人至 35.86 萬人、創 1985 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紀錄,較史上最高紀錄 (2001 年 1 月的 71.45 萬) 暴減 50%。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 (Donald Trump) 曾說當選後將會對那些把就業機會外移的美國企業課徵 15-35% 稅率,世界貿易組織 (WTO) 若敢反對將不惜退出。

川普競選團隊貿易顧問、Nucor 前執行長 Dan DiMicco 7 月在 CNBC 網站發表專文指出,美國犯下的三大貿易決策錯誤分別是「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地位」、「同意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以及「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協定」。

DiMicco 提到,不僅僅是美國人受夠了,華爾街日報 6 月 21 日一篇報導中也提到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對於中國大買西方技術、品牌的同時卻關閉自家市場的行徑感到不耐煩。他說,川普的貿易政策將包括必要時課徵合法的關稅、將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等等。

資料來源引用:http://news.cnyes.com/news/id/3599235

和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716號17樓之4

Comchip │電子零組件 半導體 半導體零件Phoenix Mecano探針

MCCIC代理商車用零件電子元件代理商飛力美卡諾Test Probes

TEL:02-8227-8287  | FAX:02-8227-8255 

E-mail:darren@hohan.com.tw

arrow
arrow

    hohan104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